一、地形地势
场址应选在高爽、向阳、背风、地面干燥、易于排水的地方。一般在坡地和丘陵地区,以东南坡向为宜。饲养场尽量不占耕地,最好利用贫瘠土地或非耕地。用地面积应与貂群数量及今后发展需要相适应。土质以砂土、沙壤土为宜。低洼、沼泽地带,地面泥泞、湿度较大、排水不利的地方,洪水常年泛滥、云雾弥漫的地方以及风沙严重侵袭的地区均不宜建场。
二、利于防疫
场址不应靠近畜禽饲养场,距居民区至少有500米,以避免同源疾病的相互传染。凡是流行过传染病的地区,应经检查符合卫生防疫的要求后方可建场。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不宜建场。
三、水电充足
貂场用水量很大,每日动物饮水、洗刷食盒、冲洗地面、饲料加工等需要大量清洁水,因此,场址应选在地上或地下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决不可用臭水或被病原菌、农药污染的不洁水,或含矿物质过多的硬水及含有害矿物质的水,饲养场用水应符合人用水标准。建场时还必须考虑稳定的电力供应,除民用电外,还应考虑动力电,以便安装大型饲料加工设备及冷库用电。
四、交通便利
场址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运输原料以及买卖毛皮动物。但不可距公路太近,公路上的噪音对水貂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繁殖期,强烈的噪音干扰会严重影响繁殖,因此饲养场应距主干道200——500米。
五、远离人聚居区
貂的养殖粪尿气味较大,对人居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即使进行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也很难减少气味对人的影响,所以养貂场要尽量避免建在人多的村庄内,应远离人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