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貂脓包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刚出生不久的幼貂身上,主要变现为头顶颈部皮肤起红疹,脓包,进而皮肤发硬结痂。该病经检测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好,新生仔貂免疫力差,被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感染所致。该病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暴发流行,这跟气候变暖,窝箱内潮湿也有一定关系。对该病预防就是及时清理小室内粪便、食物残渣,做好消毒工作。对发生脓包病的小貂可以用无菌针头将脓包挑破,然后用青链霉素溶液涂抹,每天一次。
2、仔貂湿疹(粘仔病):该病主要是因为小室卫生不好,貂仔身体浸在粪尿中,造成皮肤细菌感染,多见于腹部和后肢内侧皮肤,出现浸渍(潮湿)和发炎,重者溃烂,常见于断奶前,治疗不及时,影响仔貂生长发育,形成“僵仔”,甚至死亡。对该病的预防主要也是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及时清理窝箱粪便、残食污物等。增强抵抗力,母貂饲料中拌入鱼肝油、维生素C等。治疗:饲料中添加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剂,皮肤出现脓包处理同上。
3、真菌感染:表现为水貂患处断毛、掉毛、出现圆形脱毛区,皮屑较多,也有不脱毛的起脓包或者是脱毛区隆起发红,结节化,这是真菌继发感染细菌所致,对该病的预防要做好消毒工作,发现有貂感染及时隔离,防止蔓延。大群投药灰黄霉素预防和治疗。对个别脱毛严重的可以涂抹抗真菌药膏(达克宁、两性霉素等),或肌肉注射抗真菌药物。
5、疥螨:感染后表现为剧痒,水貂啃咬皮毛,造成皮毛破损流血,多见于四肢末端、面部、耳部、腹下部,逐渐蔓延全身,初期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病变部位因啃咬破损、结痂、脱毛、皮肤增厚,病程缓慢,多为干燥性病变。预防:每年按时做水貂的驱虫工作(打疫苗前),可以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药。治疗:早发现,早隔离,做好消毒工作。个别严重者可以给予针剂肌肉注射。
由于水貂的皮肤病有时很难区分,所以临床诊断一定要严谨,以免误诊,造成疾病蔓延,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