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影响,进入8月份以后,全国多地出现降雨,甚至大暴雨,有的成灾。俗话说,大灾过后有大疫,小灾过后,疾病也会多起来。因此,暴雨过后,防疫要及时做起来,才能更好的防病!防患于未然!总结几个灾后防疫问题和措施给大家参考。
1.洪涝灾害后容易造成哪些动物疫病的流行?
答:洪涝灾害中,大量动物因灾死亡,随着气候转暖,动物尸体腐烂,容易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2.灾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
一是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强降雨过后,容易产生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动物笼舍大量毁损,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
二是病原易大量扩散。大量动物因灾死亡,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同时,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
三是动物免疫力下降。洪灾过后,大部分动物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需要按要求和免疫程序加强免疫。一些在正常年份不易发生的疫病,如炭疽病、链球菌病等也有可能发生。
3.如何做好灾后防病工作?
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当前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是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的动物;二是对饲养场内外环境和尸体处理等场所消毒;三是加强免疫接种;四是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安全,确保养殖环境卫生。
4.为什么要进行卫生大消毒?
答:主要是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加强消毒,消灭自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洪涝灾区近期连续大雨,死亡动物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兽健康,必须进行兽医卫生大消毒。病死动物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防止发生疫情。
5、如何去消毒呢?
首先,排除养殖场内及周边的积水,尽快露出地面,干燥可以让病原微生物尽快失活;
第二,清除养殖场的粪污及动物尸体,做到无害化处理;
第三,地面的消毒,可以用生石灰撒布地面(场内+场外),不留死角,也可以用火碱消毒;
第四,器具消毒,养殖场内所有器具都应该消毒一遍,可以用消毒水金保康浸泡,也可以集中到密闭空间用烟雾消毒法消毒(推荐使用金卫康烟熏剂)。
第五,用金保康带兽消毒,每天一次
第六,加强养殖场杀蝇、灭鼠工作,还要阻止犬、猫、麻雀等其他生物进入养殖场。
第七,饲料中添加葡萄糖VC、VE等抗应激添加剂,防动物应激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雨天添加板青颗粒或双黄连,预防感冒。
第八,每日观察兽群,发现异常马上隔离、治疗。
第九,疫区要加强疫苗补免工作
6.灾区养殖场消毒的注意事项?
答:一是保证消毒频率。灾后环境至少每周消毒两次,圈舍可带畜禽每周消毒3次~4次,最好一天一次。一旦发生疫情,则要增加消毒次数,并且要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二是保证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三是消毒前要保持圈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四是选择几种有效消毒剂轮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