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设计纪念“十年之约”
为庆祝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2018丹麦创意商业杯·设计中国”特展及系列“中丹设计对话”等活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丹麦是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于2008年正式确立建立中丹全面伙伴关系。中国驻丹麦大使邓英,丹麦王子约阿希姆,以及来自中丹两国的设计师逾百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特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是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年以来,在北欧展示中国设计规模最大、展品最为丰富、内容最为全面的一个专题展览。特展构建了中国当代设计的现实框架,多层面地向丹麦观众展示了中国设计的辉煌成就,传达了中国与丹麦设计领域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理念。

用设计展现“当代中国”
来自中国的31个优秀设计机构、设计师设计的100余件精品在此展出。展览分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数字化的未来三个类别,包括时装设计、陶瓷设计、首饰设计、家具设计、文创设计、数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7个版块,丰富多样的展品集中讲述了当代中国的设计故事,展现了中国真实的设计面貌。在同期举办的首届“中丹设计对话”活动中,来自中丹两国的设计师及商业精英们就设计创新、初创企业的成长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赴丹展出的近100件作品直观具体地展现了“中国设计”的风格和特色,让丹麦民众得以观赏到丰富灿烂的中国当代设计文化。

举办地:哥本哈根旧股票交易中心大楼
中国当代设计的特点在哪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与西方的设计新概念、新技术产生了强烈碰撞,中国设计从传统社会在自然经济结构里以手工为主体的为人服务的方式,演变成为大工业社会中以机器生产的、批量的造物为人服务的方式。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人的生活进入到一种新的审美形态。如今,“本土设计”和“设计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设计师们以独特的东方风配合活化传统、数字化、高科技等概念,而使中国设计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复杂多元的状态。

让我们和设计变得更好
参加本次展览的著名设计师吕越女士谈到:“欧洲尤其是北欧对中国设计的了解甚少,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甚至多于他们对我们的了解。这次展出的设计品类较多,相对比较全面,来到这里的中国设计师大多都是80、甚至90后,他们的英语都很好,交流起来几乎无障碍,他们是我们设计的未来希望。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相互吸取对方的优秀文化,让我们的设计变得更好,这就是交流的意义。”




丹麦王子约阿基姆殿下听取设计师介绍
当地时间20日晚6点30分,对设计素有研究的丹麦王子约阿基姆来到会场,他不仅逐一参观了展出作品,与设计师亲切交流。

获奖设计师与王子殿下合影
在本次展览中,龚华超的作品《Nums》获得全场特奖,傅军民的《平仄》系列作品和张金弦的《sheme》女鞋获得一等奖,其余设计师们获得优秀奖,丹麦王子约阿基姆殿下为获奖设计师在晚宴中颁奖并一起合影留念。

龚华超 设计作品《Nums》

傅军民 设计作品 《平仄》(摇椅)

傅军民 设计作品 《竹嵌屏风 罗汉榻 组合》

张金弦 设计作品《sheme》 (女鞋)

吕越 设计作品 《痕迹1号》

李晟 设计作品 《双翼飞机写字桌》 (明暗家具品牌)

石大宇 设计作品《椅满空》(家具)


彦风 文创作品《每日故宫APP》

张凡 设计作品《衍异》(首饰)

张凡 设计作品《金·石》(首饰)

林存真 设计作品《重生》


丹麦著名歌手布莱恩·赖斯
本次展览吸引了大量丹麦设计界人士及民众前来参观。丹麦著名歌手布莱恩·赖斯(Bryan Rice)在首饰设计师巨琳的展位前迟迟不肯离去。设计师巨琳本次参展的是“童趣”系列作品,其灵感来自于女儿的绘画,这些稚朴的儿童画作经过设计师的巧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首饰作品。布莱恩说到,他也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儿,很喜欢画画,但是他从没想到有一天孩子们的画会变成这样精美和可爱的首饰。

设计与皮草的约会
展览其间,设计师们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哥本哈根皮草设计中心,他们被这种天然而充满创造力的面料所吸引,众所周知,丹麦是国际最著名的皮草产地,全球最大的哥本哈根皮草拍卖行就位于这里。

哥本哈根皮草设计中心为全球皮草创意和设计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全世界设计师学习和交流的时尚中心。

吕越、巨琳、袁欣、袁紫涵、李晟、钱小昆、宋晓东、吴桐、胡贤明、孙晓天
拿什么纪念我们的“十年之约”?设计,就是这样一种打开“十年沉封”,开启“十年未来”的最好方式。